版权所有:昆明赛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┃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滇)-非经营性-2022-0015┃滇ICP备2021001418号-1
电话:0871-63621066┃传真:0871-63610130┃邮箱:webmaster@sainuozhiyao.com
地址: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160号┃邮政编码:650501
不良反应专线:0871-63620031┃不良反应邮箱:snzycdr@sainuozhiyao.com
微信关注
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:一候鹰乃祭鸟,老鹰开始捕猎鸟类储备冬粮;二候天地始肃,万物凋零的序曲悄然奏响;三候禾乃登,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,如五谷丰登的画卷铺展在田野间。此时节,北方凉意初显,南方“秋老虎”余威犹存,昼夜温差拉大,正是“处暑天不暑,炎热在中午”的生动写照。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“七月半”的民俗活动。此外,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、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处暑过,暑气止,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,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。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